焦慮症是甚麼?

焦慮症的主要症狀表現為過度焦慮及恐懼為主。但焦慮的情緒其實在日常生活上都時有發生,例如在考試、面試、適應新環境時,都可能有焦慮的情緒產生,適度的焦慮能幫助當事人適應及保護自己、甚至能提升工作表現。可是,過度的焦慮則會影響自己的日常生活,例如經常在日常的瑣事上因擔心而耗盡自己的精力,便是過度焦慮的一種,甚至可能已經患上焦慮症。

焦慮症有哪些徵狀?
正如上述提及,適當的焦慮有助適應新事物、新環境,但過度及長期的焦慮卻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乎損害健康。因此假如察覺到焦慮的情緒正影響自己的日常運作乃至與他人的關係,應及早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焦慮症的主要徵狀:
思想與情緒
• 過多的擔憂及不安
• 預期會發生逼切而又不能避免的危險

身體表徵
• 突如其來的心跳及呼吸加速
• 胸部及腹部不適
• 肌肉繃緊、疼痛及疲倦
• 口乾
• 出汗

焦慮症按照焦慮對象的集中及強度,亦會產生不同種類的焦慮症:
1.特定恐懼症(Specific Phobia)
• 針對特定事物或情景產生出強烈的恐懼,例如高空、蜘蛛、幽閉地方等。

2. 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在一種或多種社交場合持續及明顯地感到害怕,感覺經常受他人注視、批判,因而慣常地避開這些場合,或者是身處在這些場合時,身體會出現種種不適的狀況。

3. 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 沒有因特定的事物或場景產生焦慮情緒,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對種種、多項的事物產生過度憂慮,例如工作、人身安全、經濟、疾病等等情況。

4. 驚恐症(Panic Disorder)
• 在沒有明顯的威脅下產生極強烈的恐慌感,同時間身體亦產生不同的反應,例如心跳加速、頭暈、呼吸困難、四肢發軟等等,害怕失去控制、或甚至乎因此而去死。

5.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 與依戀對象,例如父母、照顧者、配偶、情人、子女等等分離時,產生出過度的焦慮情緒。

如何應對焦慮症?
假如在閱畢上述徵狀後,發現或懷疑自己患上焦慮症,以下建議或可幫助你減輕徵狀:
• 與信任的人分享可能導致你產生焦慮的原因,與他人傾訴除卸下部份心中的負擔之外,他人分享類近的經歷亦可能有助啟發你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從而減輕焦慮。
• 當焦慮來臨時,除與他人傾訴外,亦可嘗試呼吸練習,觀察自己的焦慮想法、情緒,亦可有助放鬆。
• 多運動、散步、看書、聽音樂等休閒活動可有助調節心情。

若然焦慮症狀仍然持續,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 藥物治療 – 通常用於嚴重個案,應與醫生探討及跟從醫生指引。
• 心理輔導 – 專業心理輔導亦可有效治療焦慮症,不少研究指出約四至八節的心理輔導已可有助舒緩焦慮症的徵狀。

假如我的朋友患上焦慮症,我該如何幫助他?
• 對焦慮症患者保持同理心:怪責或指罵只會進一步令焦慮加劇,因此不如多回想自己曾經歷過類近的情況,嘗試多聆聽以及多代入患者的角色,從而達到支持他們的效果。
• 加深對焦慮症的認識:很多時候不少誤解都源自於不了解,因此多了解焦慮症,應有助你更了解患者的需要,甚至乎能幫助他們緩解焦慮的狀況。
• 鼓勵患者尋求專業幫助:耐心聆聽、給予不具批判的體諒及支持是對患有焦慮症的人是最佳回應,而在此之後,亦可鼓勵患者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尋求治療良方。
• 照顧自己:支援情緒病患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為身邊朋友或照顧者亦要好好照顧自己,無論是身體方面或是心靈方面都需要充分的護理,因為唯有照顧好自己,才更有空間承載他人的喜怒哀樂。